【来源:怀化日报数字报_怀化日报】
天人相应,春天对应的五脏为肝。在这天气渐暖的时节,人的身体由“冬藏”的状态逐渐转换为“春生”,肝脏顺应着春气,在此时最活跃,也最能接受滋养。
中医认为,这个时候养肝,就是为接下来的一整年打个好底子——只要底子还在,疲劳、困乏、怕冷……都能很快修复回来。养肝要从起居、饮食、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起居规律
肝藏血,夜卧则血归肝。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子时(23时至凌晨1时)属肝经循行时段,丑时(凌晨1时至3时)属胆经循行时段,应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以利于肝胆的养护。肝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保证睡眠,血归肝,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饮食有节
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
春季,人体的肝气相对比较旺盛,饮食上要注意柔肝、养肝,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食品,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可食用菠菜、荠菜、香椿等绿色时令蔬菜,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忌过于酸涩或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少吃海鱼、海虾、海蟹、腌制品、羊肉等发物,少食煎烤烹炸等高温方式加工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此外,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以免伤胃损阳。南方春季多雨,湿气最易伤身,短时间内会出现消化不良,所以饮食上疏肝健脾祛湿也十分关键,山药、薏苡仁、茯苓等都可以加入日常食谱。
适时运动
由于寒冷的冬季使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全身的肌肉和韧带在春季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功能。春季应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生机,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怡情养肝。
不过,春季早晚温差大、风大,要注意防风御寒,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同时,外出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要考虑到个人身体状况,对于平时很少锻炼的人和中老年人而言,运动更要循序渐进。
情志舒畅
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春季养肝的另一个重点是从心情着手,要保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具体来说,尤要注重精神调理,情绪上要乐观,努力做到心胸开阔,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不抑郁、不过分劳累,以保证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目的。
(来源:学习强国)
推荐食疗方
1.健脾化湿方:
网友评论